1.棕榈油的供给与需求概况

棕榈油价差_棕榈油价格和什么有关系

豆油与棕榈油跨品种套利理论基础与价差分析

作为国内期货市场主要油脂期货品种,豆油和棕榈油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两者既有共性也有独立的特性,这也是两者可以进行套利的一个前提。所谓共性是指两者都以食用为主,利用农作物和植物的果实加工榨油后,用以民用消费。而不同之处在于因生产原料不同两者在消费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季节差。在我国豆油全年消费比较均衡,一般在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豆油消费较旺盛,而棕榈油因熔点高,在冬季进入消费淡季,消费量较小,因而在夏季棕榈油为增加相对豆油的竞争力,其价格一般相对较低。两者因季节性产生的价差给套利交易提供了机会。

另外他们都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在全球的生物柴油原料中,亚洲主要是棕榈油;欧洲以菜籽油为主,进口亚洲的棕榈油也占一部分;南美及美国则主要以豆油为主。

在食品工业中他们也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如奶油的制作,棕榈油可直接乳化,豆油则需要氢化,因为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乳化不会,现在奶油的原料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棕油。

从豆油和棕榈油期价的走势上看,自棕榈油上市以来,其期货价格就紧随豆油的期价走势,两者同涨同跌的趋势明显,之间相关性极高(如下表)。豆油价格高于棕榈油价格,豆油和棕榈油价格走势的趋同是进行套利的基础。

根据历史价差分析,通常情况下豆油和棕榈油5月合约的价差高点出现在9-11月份,而低点出现在1-3月份左右。如下图(该图剔除了交易量较低的时段)。

09~11年,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一直处于一个区间波动的状态,波动幅度一般在800点左右。一年中出现高价差的时间段,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季,这段时间是我国棕榈油食用消费旺季。为获得相对豆油更有竞争力的销售状况,其与豆油的相对价格需较低,两者价差因此会出现高于1200点的情况。而低于700点的价差出现时间较短,一般是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价差高点超过2000,造成今年如此高价差的主要原因有:

1、棕油主产国库存巨大。如下图是马来西亚今年月度库存变化,自6月起,库存增加迅猛。1~9月马来总产量为1316万吨,而10月是棕油产量高峰,该库存在10月可能继续上升。

2、大豆减产导致豆油跟涨。USDA10月报告预估2012/13年度美豆产量为28.6亿蒲,低于11/12年度的30.94亿蒲,2012年初至10月19日收盘美豆上涨幅度达25.76%(11月合约),国内豆油上涨约8.73%。

3、国内食用油禁止搀兑棕油及餐饮行业不景气导致食用需求下降。之前棕榈油在国内的烹饪需求约占25%,食品加工及方便面生产需求占50%,烹饪用量缩减了约50万吨以上,占我国棕油整体消费的近10%。

但是高价差终将回归,原因如下:

1、明年南美大豆将增产,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的预测,12/13年巴西、阿根廷产量达1.36亿吨,比11/12年度增加26.51%.,这样的话,明年大豆在供应上将会比较充裕,从而对豆油价格造成压制。

2、国内食用油供应充足压制豆油价格。我国月均食用油需求在210万吨左右,目前国储有约550万吨食用油储备,加上每月大豆压榨出油约110万吨,以及其他油品及进口毛油补充,中国食用油供应不会出现短缺。

3、印度棕油消费量快速增加。印度的棕榈油食用非常普遍,其用量是豆油的2倍以上。印度的棕榈油进口上升速度较快(如下图)将弥补我国食用消费量的下滑。

4、全球棕油制备生物柴油增加。马来西亚拟将生物柴油含量由5%提高到7~10%,这将增加约40~60万吨棕榈油消费量。12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1890万吨,比11年小幅增加10万吨,而棕油使用比例在逐步增加。当原油与棕油的价格相当时棕油制备生物柴油会相当有竞争力,目前布伦特原油约在855美元/吨,而马盘期货棕油价格在809美元/吨,已具竞争力。

5、马来西亚自明年1月1日起将实行新关税政策(用同印尼一样的从价征税方法,但税率比印尼更低),该政策将大幅降低出口关税,从而刺激全球棕油消费,并挤占部分豆油消费。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豆棕价差将会回归,目前存在着极好的套利机会。

棕榈油的供给与需求概况

7月10日国内棕榈油期价再次出现调整,其中9月合约下跌114,跌幅达2.37%,回顾棕榈油1809合约近期的走势,在6月20日最低下探至4584元/吨后展开了持续的一波反弹,最高涨至7月3日4898元/吨,反弹幅度达6.8%,但之后逐步回落,10日竟然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从消息面看,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了6月的棕榈油数据,6月产量为1332705吨,5月产量为1525405吨,预期产量1356500吨,出口为1129088吨,上月为1291365吨,预期为1190000吨;库存为2188660吨,上月为2170620吨,预期为2145000吨。

市场担心消费需求不足

除了产量数据外,市场更担忧的是需求不足,6月出口1129088吨,较上月1291365吨下滑12.56%,出口大幅下滑最终导致库存仍然略有增长,棕榈油期价承压再次下跌。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6月称,2018/19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库存将会创下1.156亿吨的新高,比2017/18年度增加540万吨,从全球看,油脂供应仍然充足,这时若需求不足将会是导致价格下跌的巨大隐患。首先从时间上看,由于5至6月是斋月,之前斋月备货仍然有个消化期,其次第二次关税调整是6月14日,效果的显现仍然需要时间,这两个因素仍然会影响印度6月份棕榈油进口量。据了解,印度油脂需求缺口巨大,国内生产700万吨左右,消费超过2000万吨,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未来油脂需求增长可期。印度油脂消费中,棕榈油年消费超过1000万吨,占比超过40%,而国内仅能生产20万吨,缺口巨大,仍然要依赖进口。从长期看,印度油脂消费增长仍然是支撑棕榈油的利多因素,但短期的进口数据可能不太理想,尤其是6月份的进口量。

后续棕榈油将进入高产期

棕榈油每年7至9月都是高产期,加上近期出口数据不理想,市场再次担忧库存压力。棕榈树产量有一定的波动,在持续高产2至3个月后产量会略有下滑,然后再次增加,从下图看出,2018年3、4月份产量较高,5、6月份有所回落,后续有可能产量再次恢复增长。从数据看,6月产量明显低于预期,甚至接近2月份1342805吨的水平,2月份一般是每年产量最低的月份。6月的低产仍然与斋月有关,6月上半月仍然是斋月期,从而影响了产量,但产量下跌的幅度仍然超出了预期,是否有其它因素影响,后续仍需要观察。

不仅棕榈油,豆油在每年6至9月份也是库存增长期,作为植物油中第一和第二大油脂,同时处于库存增长周期,对油脂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棕榈油指数历年走势特点

4月之后棕榈油价格会走低,至10月左右跌至年内低点,之后再逐步反弹。从棕榈油1809合约在今年的走势来看,基本吻合了这个规律,在3至5月份横盘震荡,之后破位下行,近期走势仍然维持了下跌趋势,再次调整也不足为奇。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看,棕榈油需求不足加上主产国面临增产高峰期,市场忧虑库存压力。从近期走势看,棕榈油仍然维持下降趋势,吻合历年的走势规律,笔者认为后市棕榈油仍将会反复探底,在具体操作上建议仍以顺势做空为主,不过后市要关注在9至10月份价格企稳反弹的可能。

全球油料市场主要被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2005年,全球油脂生产已经达到了1.3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00万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约为5100万吨,到现在已经增长了近2倍。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个油脂总量的82%,其余由黄油、猪油、牛脂和鱼油等构成。尽管近些年来油脂产量总体在不断增加,但是动物油脂的产量基本上维持不变,油脂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榈油近十年的增长最为显著。

(一)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

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1000万吨,而在19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1000万吨向2000万吨小步迈进。1998年开始,全球的棕榈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到2006年,全球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3500万吨,相当于50年代产量的7倍。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榈油产量的迅猛提升,相对其他油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世界及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棕榈油用量的高峰,从而推动了东南亚棕榈种植业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以来,世界棕榈油产量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豆油产量。

目前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生产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只有三个,他们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

(二)棕榈油主要生产国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6%以上。

1.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45%。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基本上在500万吨左右徘徊,在2005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

2.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棕榈油生产大国,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41%。随着马来西亚适于棕榈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榈油产量的增长目前已经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也增长为近原来的三倍。19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比印度尼西亚的产量高出了360万吨,但是近年来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三)全球棕榈油贸易状况

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棕榈油在世界油脂贸易中并不突出,当时的主要贸易油脂为大豆油和动物油脂。到了1993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棕榈油贸易量占全球油脂贸易量比重从10年的10%增长到17年的20%,1985年达到了30%水平。19年,世界棕榈油的总产量为1741万吨,而出口量达到了1134.6万吨。截止到2006年,棕榈油贸易量占世界油脂贸易总量的比重超过50%。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其棕榈油总产的90%被用来出口,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只有很少量属于未经提炼的毛棕榈油。1985年以前,马来西亚几乎控制着整个棕榈油的出口市场。1986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的生产量为454万吨,占同年世界棕榈油产量的60%,出口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出口量的68%。199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为88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出口量为732.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4%。随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份额的不断增加,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量下降到了占全球一半份额左右。2005年全球棕榈油总出口量达到了263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达到1345万吨,占49%,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为1030万吨,占39%。

目前,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场的88%份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

(四)世界棕榈油的消费状况

近些年来,动物油脂消耗量在全球油脂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从80年代末的24%下降到17%,而受到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增长的驱动,植物油脂的消耗却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地域性的油脂消耗比例是向发达国家倾斜的,世界上75%人口聚集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但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和美洲却消耗掉40%的油脂总量。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油脂增长潜力要高于发达国家。

2001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为2400万吨,自1995年以来,棕榈油消费出现急剧增长,到了2005年,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量达到了3300多万吨,5年的消费增幅达到38%。总体上,棕榈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欧盟也提高了棕榈油进口量,以抵消因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提高而造成的菜籽油供应缺口。目前,棕榈油主要消费国有印度、欧盟25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占到消费总量的60%。作为一个主要的消费国,我国占全球棕榈油消费总量的14%,印度占11%。近几年,我国棕榈油消费增幅最为明显,2001年我国国内棕榈油消费量刚刚超过200万吨,到2005年消费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436万吨。

(五)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近20年来,国际棕榈油价格波动比较大,与大豆油等植物油的价格走势相近。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价格的最低价格出现在1986年,当时全球油籽丰产,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导致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价格受到压制,棕榈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随着全球出现了几次恶劣的气候,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影响了全球植物油的产量,棕榈油出现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包括1988年,1994年,价格上涨基本上都是从800RM(马币)/吨以下上涨到1400-1600RM/吨。在1999年,由于持续遭遇灾害天气,油籽减产,植物油供应紧张,而需求却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产量的扩张难以跟随需求的增长,导致棕榈油价格达到历史性高点2600RM/吨,至2007年4月末,马来西亚大马棕榈油价格在2200RM/吨左右。

我国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近20年来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其中2002年我国棕榈油实行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进口量有显著增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目前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进口量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98%以上。从进口港来看,黄埔港、张家港和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棕榈油进口港,这三个港口的年进口量占国内棕榈油进口总量的近70%。按照度数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24度为主,同时毛棕榈油进口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

我国棕榈油以进口为主,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棕榈油进口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进口增速表现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我国植物油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棕榈油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棕榈油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的变动可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年以前的平稳增长阶段和2001年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则达到了386万吨。2001-2004年棕榈油进口年均增加量达到78万吨。2005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虽然仍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增速已明显减缓,全年棕榈油的进口数量为436万吨,占全球进口份额的13%,较去年增加50万吨,增长幅度为13%,2006年进口量为508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17%。受我国巨大的棕榈油需求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

我国棕榈油消费情况

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费,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来自贸易商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1.我国植物油的消费结构

如果以各油品的消费量来衡量其市场份额,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植物油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1年以前,各品种植物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变化并不显著,2001年市场份额从大到小依次为: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小品种油。2001年以后,豆油、棕榈油消费份额明显增长,而菜籽油、花生油与棉籽油的消费份额出现降低,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变动很小。至2004年,各品种油消费份额由大到小的排序则变为: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小品种油、棉籽油,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超过了棉籽油。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的消费数量仍将继续增长,其消费份额预计很快就会超过菜籽油。

2.棕榈油的食用消费

1996-2001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01-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2004年棕榈油食用消费量达到270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为29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

3.棕榈油的工业消费

由于我国对44度以上棕榈油并不实行配额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几年44度以上棕榈油的进口,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也相应出现迅速增加。2002年棕榈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2004年则达到了120万吨,2002-2004年工业消费量平均年增长42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为14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

4.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情况

从消费企业来看,目前国内有成规模的各类棕榈油消费企业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型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代表性企业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如统一食品集团、顶新集团等,化工企业如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主要靠中间商供货。2006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有30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据不完全统计,总体上来看,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

5.我国棕榈油消费的季节性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从2004-2006年的情况看,1、2月份的进口量比较小,大约在16-29万吨左右,6-9月份进口量较大,2004年8月份、2005年6月、2006年8月分别为当年进口量最大的月份,分别达到41万吨、50万吨和67万吨。

棕榈油的主要用途

棕榈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二是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将棕榈油进行分提,使固体脂与液体油分开,其中固体脂可用来代替昂贵的可可脂作巧克力;液体油用作凉拌、烹任或煎炸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经分提的棕榈油用于制皂工业。用棕榈油生产的皂类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棕榈油还可用于马口铁的镀锡及铝箔的碾压。因此,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制造业及油脂化工业。

1.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

历史表明,人类将棕榈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与其它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产品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独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则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棕榈油与其它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

(2)由营养的脂肪酸组成:棕榈油有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

(3)经济性:用油的成本一直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考虑因素。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其一次栽种可收获20年左右,而且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并且产量相对稳定,这些都促使棕榈油成为世界上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油棕榈是最多产的油料作物。一公顷土地平均每年生产3.5吨棕榈油和0.4吨棕仁油。其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同类植物油,这也意味着每公顷棕榈油的产量为大豆9-10倍。

在我国,目前食用精炼棕榈油主要指标是熔点不超过24℃-33℃,用于食品(面包、饼干等)的煮炸方面,每年的需要量占进口量的绝大部分。

2.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应用方面,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这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1)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纯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种,严格来说,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但也有适用于多种食品的通用型起酥油,通常是用来煎炸和烘培食品,如薯条、蛋糕、饼干、夹心饼和面包等食品。通常起酥油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和不同的配料搭配,才能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如冰激凌、不同风味的饼干等。

(2)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发展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但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榈液油适用于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更适合于制造固态人造奶油。

(3)氢化棕榈油: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有着很广泛的市场,这些市场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

(4)煎炸油:这是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最广泛的用途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富含的生育酚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不容易与酸质聚合、有着益于健康的脂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方便面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用棕榈产品来煎炸面饼,而在中国市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煎炸食品(如煎炸早点、煎炸小食等)也开始使用棕榈产品来进行制作。

(5)专用油脂:棕榈油和棕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其中棕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近于可可脂,因此又被称为代可可脂。

棕榈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天然抗氧化性、独特的物理特性、适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构成及显而易见的经济性,随着油脂研究机构的不断努力,棕榈油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业的各个领域。

3.棕榈产品的工业用途

近些年来,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大量棕榈油被应用于工业用途,在我国,棕榈工业产品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溶点不低于44℃,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每年的需要量基本是在十几万吨。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生物燃油的题材再度被挖掘,棕榈油作为生物燃料的用途被发现,成为了未来棕榈油用途的新增长点。

棕榈油在工业运用中主要分两类:一是从棕榈产品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一个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而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碳链长度在C12-C14和C16-C18的油脂,其中棕仁油、棕榈硬脂、棕榈酸都是主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