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题。急!!!

2.世界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3.我想了解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情

4.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启示

5.投资什么最升值?

6.机建燃油费什么时候开始下降,下降后怎么算的呢?

7.为何突然大力调控猪价?原因找到了!猪价要降了?

历年国际原油价格_历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油价对照表图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学好语文,要注意培养 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我希望当我讲完后,能为你的语文之路,垫石铺地,为你的语文大厦添砖加瓦,为你学习铺上一条通天大道。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朋友,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没关系,你可以从“0”开始。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就是如此容易。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正如刚才说的,你可以参加社交活动,那有人便会问了,如果赢了,当然会使我们斗志高昂,兴趣更浓烈,而相反,则会挫伤我们的积极性,对语文反感,那岂不是适得其反吗?我可以肯定回答:“不会的”。这样看你如何认识结果的价值。正如所说,会信心百倍去学好语文,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那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学习实践中,文章作品中去领会。《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要“学”“思”结合的警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我们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们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说学习方法,其实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写下精彩瞬间,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重要的就是积累与运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积累的重要手段。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用在诸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无不与我们密切相关,有人学习语文很有一套,但运用时却是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其实学的目的就是用,这是纲。由于方法因人而异,我就不多讨论了!我相信亲爱的朋友你定会有锦囊妙计的。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很浓,方法很对,若没有语文学习能力那还是无济无事。

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我们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会将难题迎刃而解。学习要重识基础能力巩固,首先要谨记一些写法、修辞及符号的用意,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欲速则不达”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

我们有些同学认为语文很难学,字词句章、背诵默写、阅读理解,特别是作文,更是写不出写不好。真是伤脑筋透了。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根据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学习语文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用心和努力,要抓住\'听、说、读、写、悟\'这五个根本环节。学法得当、记悟并重、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学习语文就不是很难的了。

首先是掌握学法。这主要要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中进行严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同学们通过对课文这一范本的学习,逐步提高悟性。即对字词句章的理解能力,能够学会\'据言会意\'、 \'因言悟道\'、\'依言入情\',而不是死记一些死知识。要掌握两种方法:一是技能型。主要是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会圈划批注、摘录重点,会朗读默读、精读浏览、速读跳读等;二是思维型。主要会边读书边思考,善于发疑析疑,归纳演绎等。通过对这些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同学们能对不同的体有不同把握。如在阅读记叙文时,能抓住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详略的安排、记叙的方法等;在分析说明文时,能讲清楚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方法、顺序的安排、语言的特点方式及文章的结构等。

其次是要扩大阅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认读能力。读什么?一是读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包括同一主题或题材、同一作家、表现手法相近的作品,使阅读构成相对完整的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体系。如学课文《济南的冬天》,可以去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等作品。二是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去读书,虽无目的性,但却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积淀和提高文学修养。就像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的\'不求甚解法\';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读书方法。

第三是注意积累。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积累。阅读是我们积累的最佳渠道之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积累词汇、积累知识。对于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我们还要进行背诵这些经典的古诗文,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如果每天或者每两三天背这么一首古诗或一段古文,那么对于你个人来讲,将会终生受益。许多有成就有作为的政治家、科学家,他们无一不是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下成长的;彭德怀在上书万言书前诵读《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鲁迅是抱着\'五将上下而求孛\'的态度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诺贝尔奖获奖者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宁从小通读《孟子》和诸子百家,使他在西方文化中如鱼得水。许多片、都引用古诗文作为题目,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燕归来》、《金瓯缺》等,积累了古诗文,就可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同时在自己写文章时利用一些古诗文,也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积累可以通过新闻记者背诵获奖,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促进:古诗词朗诵比赛----看谁的古诗词背得多;成语接龙----看谁成语积累得多;剪报----看谁搜集的资料多;

读书会----看谁读书的体会深;辩论会----看谁学以所用好等等。

第四是读写结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极为充分地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只有书读多了,胸中的积累丰厚了,写起文章来才能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一般。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篇佳作和阅读中遇到的好文章,我们可以进行摹仿。即仿形、仿意、仿神,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自拟题目,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在阅读的基础上摹仿的基础上创新,这就是读写结合的精妙之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 ”。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 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饭来。

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 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 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 是空中楼阁.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 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

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 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 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 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 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 周转的密度。初中语文教学并未对此引起重视。重知识,轻作文是普遍现象,即就是作 文训练也是以对准高考为目标,重审题立意,入格训练,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新八股,语言贫乏,毫无生气。这样的训练,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的语言中枢变得更为呆板 。“意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 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加大作文的密度是其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 、日日练,作文为什么不能?

语文的关键在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

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新人,我们必须认真学好自己的母语,广泛吸取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弘扬光大,才能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只要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不断调整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努力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语文是一定能够学好的。所以说:学习语文并不难。

地理题。急!!!

怎么看市盈率选股

市盈率是投资分析理论中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特别是对长期投资来说,市盈率更是判断投资价值不可忽视的基本要素。那么怎么通过市盈率选股呢?看市盈率选股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么看市盈率选股,看市盈率选股有哪些不足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一)什么是市盈率市盈率,全称为“市盈率利比率”,又称本益比,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每股税后利润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市盈率=收盘价÷每股税后利润

市盈率是考察股票投资价值的静态参考指标。15倍市盈率的股票表示:如果每年每股的盈利保持不变,把历年的盈利全部用于派发股息,需要15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二)辩证看待市盈率从投资角度看,市盈率越小,说明该股越有投资价值,反之亦然。那么市盈率究竟多少,股票才有投资价值呢?按照世界股市上流行的观点:市盈率20倍以下的个股才值得投资;市盈率低于15倍的股票才符合“国际标准安全线”。

当然,以上这些说法不算错,但人们发现在中国股市中,市场上并没有多少人按照这一原则行事,相反,有时市盈率高的股票却有人抢着要,市盈率低的股票反而无人问津。这其中有市场过度投机因素所致,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相当多的合理成分。

投资者要明白,市盈率是一个静态短期指标,只能反映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而不是从一个长期的过程去看问题。而未来的公司利润是可变的,影响公司盈利的因素举不胜举,大如国内外政治状况、经济周期、产业政策,小如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公司人事变动等,都有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生产经营的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广泛复杂,生产经营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给盈利预测带来巨大困难,造成税后利润增长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买股票,就不能完全依照市盈率来决定。

有时市盈率高的股票反而比市盈率低的股票更有投资价值,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例如,有A、B、C3只股票,它们每股税后利润都为0.50元,A股的股价是14元,据测算每年盈利可递增8%;B股的股价为20元,据测算每年盈利可递增20%;C股的股价为30元,据测算每年盈利可递增50%。那么A、B、C3只股票现在的市盈率分别是多少?如果每年盈利增幅保持不变,则5年后,各自市盈率降至15倍时,A、B、C这3只股票的股价应该是多少?

A股现在的市盈率为:14÷0.5=28。B股现在的市盈率为:20÷0.5=40。C股现在的市盈率为:30÷0.5=60。

5年后,A股的股价为:15×[0.5×(1+0.08)5]=11.02(元)。5年后,B股的股价为:15×[0.5×(1+0.2)5]=18.66(元)。5年后,C股的股价为:15×[0.5×(1+0.5)5]=56.95(元)。从上例中可以看到,当前A股市盈率最低,C股市盈率最高,但5年之后,C股的涨幅最大,而A和B股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了。

(三)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很多投资者可能不知道,市盈率既有静态市盈率,又有动态市盈率,前面讲解的都是静态市盈率。对某一只股票新的一年业绩做出合理评判,然后除以当时的股价即可得到动态市盈率。我们平时说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实际上是指选择动态市盈率低的股票,而静态市盈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从实战经验来看,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有时差别很大,特别表现在周期性行业的个股和高科技个股身上。例如,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2003年,大多数钢铁股静态市盈率较高,但市场主力却看好它们,有不少钢铁股被重仓,随后钢铁股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原因是当时国内对钢铁需求旺盛,钢铁股的业绩得到大幅提升,动态市盈率在不断走低。

到了2005年,钢铁股的静态市盈率已很低,有的只有6倍多,但却被市场主力抛售,股价也随之被腰折,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加上铁矿料价格上涨,预计钢铁股的业绩会大幅滑坡,动态市盈率不断走高。可见,光看股票的静态市盈率,而不分析它的动态市盈率,就会造成重大的投资失误。

(四)市盈率的应用技巧市盈率的应用技巧共有4项,具体如下: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是价值投资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这一点没有错误,但问题是这个低市盈率应该是动态市盈率,而不是静态市盈率。

业绩相对稳定的股票,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会表现得高度一致。对于周期性行业,关注行业的景气度比关注个股的静态市盈率更重要。对于高科技个股,静态市盈率与动态市盈率往往表现不一致。投资者选择这类股票时,特别要关注它的自主创新动力、核心技术是否掌握。

市盈率的波动对于衡量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本身的原因,市盈率的缺点也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方法本身存在缺陷。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票的选择是随机的。每个国家和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定的样本股票相关。当调整样本时,平均市盈率也将发生变化。在综合指数分析中,也存在低利润股和亏损股对市盈率的影响不连续的问题。

(2)市盈率非常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将大幅波动,以这种方式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也将大幅波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市盈率来调控股市,将不可避免地引发股市动荡。

(3)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资价值的影响因素其中之一。当投资者选择股票时,他们不一定只看市盈率。根据市盈率也很难说某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或没有投资价值。而实际上,许多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决定股票的价值或价格,用市盈率指标来判断股票价格是高是低不够全面。

虽然市盈率的缺点存在很多,但它对于衡量一只股票的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前提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是真实的。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违规,可信度较低。在和提供虚财务信息问题相当严重的前提下,用市盈率指标来评价一个公司的价值显然是不可能的。更突出的问题是,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也决定了上市公司的价值无法与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全流通股票的市盈率将会更低,但如果不是全流通,市盈率将会更高。

市盈率指标在当前中国股市没有参考作用,更重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分红或分红。大多数上市公司一味索取无回报或低回报的疯狂圈钱行为,也决定了投资价值不能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例如,原油的再融资政策十分宽松,已经将收益率,三年平均净资产的10%修改为6%,但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保护这6%做了账,骗取配股资格。

上市公司应该是中国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但是,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却在逐年下降,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越来越低。对于最宝贵的资金,其配置效率极低,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一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也表明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世界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以及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 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外产业间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冲突,这在客观上导致我国成为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发起国。目前,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和对外发起反倾销案件已呈现出涉案产品较为集中在化工行业的特点。因此,对这一典型行业在进出口反倾销中的表现进行研究, 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我国化工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2003 年我国 GDP 增长率达到 9.1% 的高水平 , 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工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国正式进入“重工业化”阶段 , 以石油和化学工业等为代表的重工业产业快速发展 ,对GDP 增长的贡献日趋显著。

(一) 2003 年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进一步提升

2003 年化工贸易快速增长 , 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化工贸易总额高达 898.78 亿美元 , 增长速度达到 44.55%,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好的年份。2003 年进口增速达到 54.61% , 出口增速为 24.85%。

2003 年化工产品进口额为 636.50 亿美元 , 出口额 262.28 亿美元 , 远远低于进口额 , 保持逆差局面,累计化工贸易逆差达 374.22 亿美元。进口产品仍集中在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上。说明这部分产品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应大力发展。出口创汇行业集中在有机化工原料、胶鞋和无机化工原料。

在化工进出口贸易中 , 国有企业一直是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2003 年 1—12 月份国有企业累计出口额 122.49 亿美元,占化工产品出口总额的 46.70% , 对化工产品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为 33%;进口额 260.40 亿美元 ,占化工产品进口总额的40.91%, 对化工产品进口额增长的贡献率为 39%。

三资企业是另一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力量 ,2003 年 1—12 月累计出口额 88.83 亿美元 , 进口额 277.09亿美元, 所占比重分别为 33.87 %和 41.41%, 进口规模与国有企业基本相当。

从发展速度看 , 民营企业化工贸易增速成倍增长 , 独占鳌头。在出口方面 , 集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增速高于国有企业;进口方面,国有企业增长速度居第二位。

从贸易方式来看 , 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是化工产品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2003 年 l—12 月 ,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534.96 亿美元 , 占化工贸易总额的 59.52%。同期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 201.16 亿美元 ,占化工贸易总额的22.38%。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快于进料加工贸易增长速度 , 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高达 58.36%,进料加工贸易为21.44%。

从具体贸易对象看 ,2003 年 1—12 月与我国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居前 10 位的国家/地区,即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香港、德国、泰国、新加坡、印度 , 与他们的化工产品贸易总额达 603.36 亿美元,在我国化工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 67.13%。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 , 今年上半年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经济效益也随之大幅提高。

今年上半年 ,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值为 793.8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13%。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最为活跃 ,上半年出口值达643.8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30%:其中 , 橡胶及制品业实现出货值 164.9 亿美元 ,同比增长30.6%;肥料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增速最快 , 出口值为 22 亿美元 , 增幅为 61%。

今年以来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 , 原油进口贸易额所占比重增加。受国内和供需状况偏紧等因素的影响 , 今年上半年 , 我国原油进口贸易快速增长,进口量为 5643 万吨 , 同比增长 40.3%。

第二 , 化肥出口依然强劲。特别是尿素产品 , 仅前 5 个月出口即达 117.4 万吨 , 同比增长180.2%,预计上半年出口量可达 140 万吨 , 同比增长 189.3%。

第三 , 橡胶及制品中 , 天然橡胶进口量下降而合成橡胶进口量增长加快。前七个月全国进口各类橡胶 134 万吨 ,同比增长10%, 增长水平有所提高。去年我国天然胶进口量以 25.9% 的速度增长 , 今年以来国际天然橡胶价格一直较高,天然胶进口量呈下降趋势 , 前 7 个月进口量为 69 万吨。但合成橡胶需求快速增长 , 在我国橡胶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国内产不足需 , 进口量增速加快 , 今年前 7 个月进口量为 65.4 万吨 , 同比增长 18.5%。

二、我国化工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居WTO成员国首位

随着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不断削减 ,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 WTO 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己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针对我国产品的各种贸易摩擦大幅增加 , 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反倾销是目前被世界各国最普遍和频繁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 ,由于配合反倾销调查的复杂性、时限性和较高的法律成本以及调查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对涉案国企业进入进口国市场造成障碍。加之我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使我国企业更难以在反倾销案件中获得有利的结果,成为国外产业制约我生产同类产品产业出口的有效措施。

根据 WTO 统计 , 从 WTO 成立至 2003 年底 , 成员方反倾销立案共 2416 起 , 其中 , 涉及中国的共356起 , 占成员方立案总数的 1/7, 高居榜首。据商务部统计 , 截至 2003 年底 , 已有 33 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18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 其中反倾销调查 559 起 , 保障措施调查 49 起 , 特保调查 10 起, 涉及4000 多种商品 , 影响了我国约 180 亿美元的出口贸易。其中 ,2003 年 , 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 59 起 , 涉案金额约 22 亿美元 , 创历年最高。

在我国已经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大背景下 ,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且进出口贸易额屡创历史新高的化工产业,无疑成为了国外对华频繁使用反倾销手段的重灾区之一。

从全球范围观察 , 根据 WTO 统计 , 从 1995 年至 2003 年底,成员方对化工制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等化工产品取反倾销措施案件共 463 起 , 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共 84 起,占成员方案件总数的 18.1%。同时 , 这 84起案件又占中国所有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措施案件总数的1/3。中国已经成为该类产品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笔者认为 , 我国化工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数量较多的原因 , 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 ,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 , 从而造成与国外产品较大的价格差。这在我们看来正是中国产业的竞争力所在 , 但不幸的是,在国外这被视为是倾销。

第二 ,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制约了我国企业有效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在计算我出口产品倾销幅度时,国外调查机构用所选择的替代国产品的正常价值作为我国产品的正常价值 , 往往导致不存在倾销的产品被认为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低的被裁定很高的倾销幅度。而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较高的败诉率 , 在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了进口国相关企业,更多地提起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诉。

第三 , 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积极性不高,依法自我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目前对欧美等我主要出口市场所发生案件的应诉程度已有明显提高 , 但对一些目前尚不是主要市场的国家的案件,由于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 且经营分散 , 金额相对较小 , 而应诉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因此,应诉的企业较少。这反过来刺激了当地产业更多地通过提起贸易保护调查申请排斥中国产品,对我国进行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第四 , 对外贸易秩序问题。某些企业低价竞销仍很严重,部分产品出口秩序混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出口市场单一化使我国企业自相竞争相当激烈 , 出口秩序经常陷于混乱,低价竞销的结果往往导致国外贸易保护调查。

大量的反倾销措施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部分化工产品的正常出口 , 还进一步使我出口产品丧失了潜在的贸易机会,而丧失贸易机带来的间接损失要远大于直接涉案金额 ,从而阻碍了化工产业进一步扩大出口、推进市场多元化等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国外对华反倾销也使国内新兴化工产业的建立及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国内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 影响了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 ,并在某些行业或地区造成较严重的失业问题 , 这些负面影响则是无法估量的。

笔者估计 , 今后一段时期,国外对我国化工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仍会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上述引起反倾销案件多发的因素仍会继续存在 , 短期内难以改变。

三、化工产品出口反倾销典型案例:欧盟对华糠醛反倾销案

(一) 欧盟对中国糠醛反倾销制裁已持续八年

欧盟从 1995 年 1 月 22 日开始 , 对中国糠醛征收 352欧元/吨的反倾销税。19年中化进出口公司向欧盟提出中期复核申请 , 要求欧盟取消对中国糠醛的反倾销制裁 , 欧洲委员会于 19年 5 月 24日展开中期复核。1999 年 7 月 27 日欧委会照会我国使团 , 维持实施该反倾销措施 , 决定于 1999 年12 月 23日起 , 对源自中国内地的进口糠醛征收反倾销税 , 税额仍为 352 欧元/吨 , 有效期为 4年。中国糠醛行业在欧盟长达近 10年的反倾销措施制裁中 , 可谓损失惨重 , 元气大伤。

2003 年 12 月 18 日 , 欧盟委员会决定来自中国的糠醛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凡在过去4年内对欧盟出口过该产品的企业均为涉案企业。涉案企业提交报名材料的期限是立案后15天。负责此案应诉组织协调工作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有关负责人介绍 , 截止到 2004 年 1 月 5日止,还没有接到哪家企业报名参加应诉。这将意味着中国糠醛行业迎来的可能不是反倾销制裁的结束 , 而是新一轮制裁的开始。

(二) 欧盟反倾销制裁对糠醛业的影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瑞和对于欧盟反倾销制裁对中国糠醛业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研究。张瑞和认为 , 自欧盟1995年对中国糠醛出口进行反倾销制裁开始 , 中国糠醛贸易陷入一个怪圈 , 由于中国糠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低,遭到反倾销制裁;由于制裁中国继续降低出口价格 , 从而招至更严厉的制裁。中国糠醛出口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9 年价格与1995年相比 , 降低了 50% 左右 ,1999—2003 年出口价格继续下跌 ,2003 年糠醛出口平均价格只有 1995年的36.1%。

欧盟对中国糠醛的反倾销制裁使中国失掉的市场份额 , 无法用统计数据进行精确计算 ,但中国不断降低出口价格造成的外汇损失却可计算出来, 以 1995 年的出口价格为基数 , 可以计算出 1996—2002 年间 ,中国糠醛出口的外汇损失高达 1.37 亿美元 ,平均每年的外汇损失高达 1961 万美元。

欧盟对中国的糠醛产品征收惩罚性高额反倾销税 , 按照国际惯例 , 中国的糠醛产品不可能再进入欧盟市场,但欧盟在中国的糠醛出口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面对贸易制裁 , 中国企业没有积极应诉 , 为继续在欧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所能做的只有拼命压低价格 , 产品报价越来越低 , 使外商从中国进口糠醛加上反倾销税后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如欧盟 5 国1998年进口中国糠醛 1.2 万吨 , 占中国当年糠醛出口总量的 21.8%, 2002 年为 7000 吨 , 占25.8%。

泰国是糠醛生产和出口国 , 但近几年泰国却从中国大量进口糠醛 , 成为中国重要的糠醛贸易伙伴。进口量从 1994 年的1300吨上升到 1998 年的 8700 吨;2001 年贸易量略有下降 , 为 6000 吨;2002 年进口量又回升到8000吨。业内人士分析 , 泰国进口中国糠醛可能用于转口贸易 , 出口到欧美地区 , 但这一结论仍需核实。

(三) 中国糠醛业的国际地位及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据张瑞和工程师介绍 , 目前我国有 200余套糠醛生产装置 , 生产规模一般为 1000-3000 吨/年,由于中国糠醛生产过于分散 , 每年总有一些老的糠醛生产企业倒闭 , 同时也会有一些新装置投入运行,因此很难精确地对中国历年糠醛生产能力进行统计 , 根据产量推测 , 我国糠醛总生产能力超过 20 万吨/年 , 产量约10余万吨。中国糠醛工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球运行中的糠醛生产能力约为 24 万吨/年。其中美国为 7.3 万吨/年 , 西欧 8 万吨/年 , 其他国家 (不含中国)8万吨/年。由于糠醛生产具有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等特点 ,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会发展糠醛生产,90年代初期世界糠醛生产的重点已经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欧美每年至少需进口 5万吨糠醛。中国糠醛生产能力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50% 左右。

国际市场对糠醛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 1994—1995 年美国、西欧对中国建立贸易壁垒后 , 中国糠醛行业严重萎缩,1995年中国向世界市场的糠醛供货量下降到 1.37 万吨。由于中国供应量的减少,1996年出现全球性货源紧张。中国的糠醛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 近几年随着中国糠醛出口量剧增,中国糠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由于环境和生产成本问题 , 欧美等发达国家今后几年糠醛产量将继续下降,对中国糠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 中国糠醛在国际市场上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四) 痛定思痛 , 中国糠醛业应建立反倾销应对机制

面对长期的反倾销制裁 , 中国糠醛业应积极应对 , 充分展示中国糠醛没有进行低价倾销的证据 ,促使欧美取消制裁。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国内糠醛生产企业以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为主 ,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无法形成全行业合力。目前企业取的措施只能是拼命压低价格,导致产品报价越来越低。而低价格是在牺牲了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得到的。在原料收购过程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糠醛生产企业玉米芯的堆料场收购价不到 0.2 元/公斤;在糠醛生产中牺牲了企业工人的利益 , 造成工人月均工资仅为 600—800元, 相当于发达国家同行业工人的日工资水平;企业从销售利润中提留的用于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极少;企业经营毛利率不到10%;每生产1 吨糠醛要产生 10 吨固体废弃物 , 目前只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简单处理 , 因此还对子孙后代欠下了环保债。

中国糠醛产品出口价格越报越低 , 是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必然结果。企业以什么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 , 国家不能进行干涉 ,企业为了生存, 必需将所生产的产品卖出去。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价格竞争上,价格竞争又引发了反倾销制裁。中国糠醛业如何从这一怪圈中走出来?作为业内专家 , 张瑞和认为 ,中国糠醛业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生产分散 , 企业规模过小 , 个别企业没有应诉的经济实力。国内糠醛企业应联合起来 ,尽快成立糠醛行业协会(或协作组织), 在协会的领导下 , 组织涉案企业集体应诉 , 并逐步建立反倾销应对机制 , 争取从2004年起使欧盟不再实施对中国糠醛的第 3 轮为期 4 年的制裁或促其降低征税额度。

四、化工产品进口反倾销申诉不断 , 国内企业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加入 WTO 后 , 我国按照承诺大幅削减关税 , 取消非关税措施 , 关税总水平已由 1992 年的 42.7% 降至2004年的 10.4%。在这种情况下 , 我国进口快速增长 ,2002 年进口达 2952 亿美元 , 比 2001年增长21.2%;2003 年进口达 4128 亿美元 , 比 2002年又增长约40%。依法开展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在遏制不公平竞争、维护正常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在化工行业外贸额快速增长的同时 , 大量进口产品不断冲击国内市场,对我国境内化工企业的发展构成损害或损害威胁。很自然一些企业针对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提起申诉 , 积极运用反倾销等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进口产品反倾销方面 , 从 19 年我国依法对新闻纸发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立案起 , 截至 2004 年 6 月 30 日,我国先后发起反倾销原审立案 96 起 , 共涉及 30 种产品。其中 , 涉及化工行业案件 73 起 , 涉案金额约 31 亿美元,约占同期全部进口反倾销案件数和涉案总金额的 76% 和 46%, 涉案国家和地区共 17 个,包括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伊朗、墨西哥以及“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等。此外,截至 2004 年 7 月 5 日 , 我国还应国外出口商申请对聚酯薄膜、聚酯切片和丙烯酸酯 3起反倾销案件提起了期中复审。

我国化工产品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较多 , 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 , 化工产品进口金额大 , 占有国内市场份额高。2003 年 , 中国化工产品进出口总额为 1134 亿美元 ,其中进口额为815 亿美元 , 出口额为 319 亿美元 , 逆差 496 亿美元。从市场占有率看,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化工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一半。据统计 , 2001 年中国乙烯当年消费量约 1260 万吨,其中进口产品比例高达 62%。

第二 , 国际化工产品总体供过于求 , 中国市场成为竞争的主要目标。目前 , 全球性化工行业产能较大,导致在一定时期内供大于求。由于加入 WTO 以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使需求巨大的中国化工产品消费市场成为各国化工产品竞相抢占的目标。

第三 , 化工行业固定成本高 , 前期投入大 , 成本回收周期长。许多化工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策略时 ,考虑到竞争激烈等因素,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只要能够收回变动成本就愿意出售产品 , 甚至不惜亏本销售 , 因此容易诱发倾销行为。

第四 , 中国化工行业较为集中 , 容易满足提起反倾销的数量要求。根据 WTO 以及中国反倾销法律的要求,表示支持反倾销申诉的国内生产者产量要求不低于同类产品国内总产量的 25%。由于我国化工产品生产方式和使用范围大体相同,在提起反倾销申诉中易于满足申请人资格。

化工行业特点是涉及部门广 , 依存度高 , 互动性强。截至目前,我国进口反倾销涉案产品涵盖了化工生产中的基础原料、中间原料到最终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多种产品链上的关键环节。这些产品在反倾销案中胜败都将影响的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波动。从已经做出裁决的案件来看,反倾销申诉已经成为规范市场正常竞争秩序 , 维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五、进口反倾销对我国化工产业救济效果

众所周知 , 反倾销措施是在总体关税水平不断下调和配额等保护手段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依法解决进口超常增长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加剧的有效调控手段。作为反倾销措施的直接效果 , 我国化工产品进口反倾销的实践证明,反倾销在进口调控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 , 笔者将依据海关总署有关官员公布的数据 , 以实例来阐释进口反倾销调查作出终裁后 , 涉案化工产品进口发生的变化:

(一) 进口原产地发生明显转移

以广东口岸进口苯酚为例。今年商务部发布第 2 号公告 , 最终裁决自 2004 年 2 月1日起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苯酚盼征收幅度为 3%—144% 的反倾销税。据海关统计 ,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口岸进口苯酚6026.4 吨 , 价值 429.7 万美元 , 同比增长 12.3% 和 14.4%, 进口平均单价为713.1 美元/吨 ,微增 1.9%。其中从倾销国 (地区) 进口的苯酚 , 除台湾地区进口量仍有增加外 , 美国和韩国无进口 ,日本进口 950.6 吨, 大幅减少 62.3%。而进口原产地明显转移至 2003 年同期无进口的德国。自台湾地区进口 2535.7吨 , 增长 8.4%,占进口总量的 42%;自德国进口 2000 吨 , 占进口总量的 33.2%。

(二) 进口价格呈上升态势

以丙烯酸酯为例。2003 年 4 月 10 日商务部发布第 3 号公告,最终裁决对原产于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丙烯酸酯征收幅度为 2%—49% 的反倾销税。连同在此之前 2001 年6月 9 日原外经贸部对原产于日本、美国的进口丙烯酸酯终裁决定取的反倾销措施 , 我国共对6国的进口丙烯酸酯实施反倾销措施。据海关统计 ,2004 年第一季度 , 全国共进口丙烯酸酯 6.6 万吨 , 价值8814.2万美元 , 同别增长 38% 和 78.4%, 进口价格呈上升态势。在 2003 年扩大反倾销措施原产地范围后,丙烯酸酯进口价格回升幅度明显。而今年第一季度丙烯酸酯的进口均价已达 1330.5 美元/吨 , 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三) 自倾销国进口价格仍低于其他原产国家 (地区)

仍以丙烯酸酯为例。因国际石油价格上升 , 导致下游产品价格随之上升。今年第一季度 , 全国丙烯酸酯进口平均价格为1330.5美元/吨 , 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29.3%。从裁定倾销国进口平均价格为 1312.5 美元/吨 , 增长33.6%;从其他国家(地区) 进口平均价格为 1367.4 美元/吨 , 增长 23.7%。

(四) 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转移

仍以广东口岸进口苯酚为例。今年 2—3 月 , 经广东口岸一般贸易进口苯酚 1652 吨 , 增长28.9%,占苯酚进口比例由去年同期的 50% 下降为 41.7%;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 2309 吨 , 大幅增长79.3%,增速远高于一般贸易方式 , 占苯酚进口比例由去年同期的 50% 上升到 58.3%。

(五) 供不应求的产品进口仍然增加

2003 年 1 月 7 日 , 原外经贸部对原产于日本、比利时、德国、荷兰、俄罗斯的己内酰胺做出征收幅度为5%—28%的反倾销税的初步裁定 , 并由商务部在同年 6 月 6日做出肯定性终裁。己内酰胺反倾销后呈现出以下特点:

自非设限国家进口显著增加。在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 5 个国家中 , 除来自俄罗斯、比利时的进口量保持增势外,日本、荷兰、德国出现负增长。而自乌克兰、白俄罗斯、墨西哥、波兰、印度等非设限国家的进口量成倍增长 , 同时自上述 5国的进口量均突破1 万吨。

整体价格走势上扬。由于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地部分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停产 , 而亚洲 (除日本外) 市场需求强劲 , 自 2003年6 月以来己内酰胺价格节节攀高。2003 年前 11 个月 , 进口平均价格为 1140 美元/吨 , 上涨 15.2%。

综上所述 , 进口反倾销措施确实起到了有效调控进口量 , 规范进口秩序的作用。通过遏制低价倾销的进口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反倾销措施为国内企业营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 使反倾销后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了显著进步 , 绝大多数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竞争能力;一些企业从破产边缘被拯救过来 ,大量人员的就业得到了保障。进口反倾销措施保护的不仅是同类产品国内生产企业的合法利益, 也保障了整个化工工业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并最终将通过产业链效应使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受益。

但是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我国的进口反倾销措施绝不是保护落后的庇护伞和阻碍自由贸易的绊脚石。入世近三年的事实证明,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守信用的大国 , 一定会切实履行入世承诺 , 在反倾销实践过程中,已经并将继续严格遵守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 WTO 协议相关规定 ,无论在立案、调查、裁决等各阶段,均给予各利害关系方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 在调查过程中维护利害关系方的合法权益 , 保证透明度和正当程序 , 使案件得以公正裁决,而不对国外出口商进行歧视。我们一贯主张 ,启动进口贸易救济调查目的 , 在于维护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以及境内产业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以贸易救济措施为手段来限制正常的进口贸易。

中国进口贸易救济调查的实践表明 , 我们的反倾销措施始终是立足于维护良好的国内市场秩序,为境内化工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依法保护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一些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企业也已运用我国反倾销措施维护其在华投资利益,为其全球市场战略服务。如美国杜邦公司投资的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1999年组织发起了针对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的反倾销申请;日本味之素公司在华投资的四川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2001年组织发起了针对原产于美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L-赖氨酸盐的反倾销申请,等等。这些反倾销再次有力佐证了中国对于国内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由公平贸易环境的诚信形象。

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 ,国内化工产业应更积极地运用 WTO 允许的规则,自觉维护自身的产业安全。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化工企业应进一步化守为攻 , 最大限度地利用 WTO 规则赋予的权利,充分发挥反倾销等贸易救济工具的作用,提升我国化工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的筹码和反制能力;进而确保我们能更主动地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改善产业的发展环境, 使国内化工产业在更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开拓生存空间

我想了解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情

世界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1、美国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两个为伦敦和香港),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2、中国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全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3、法国巴黎

巴黎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富裕的都市之一。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4、日本东京

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东京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为世界经济富裕及商业活动发达的城市之一。

5、中国香港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另两个为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启示

捷克概况

2005-09-26 17:56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摘编 内容分类:

捷克基本国情介绍

国名 捷克共和国(Czech Republic )

面积 78,864平方公里

人口 1023万人

首都 布拉格(Prague)

货币 捷克克朗(CK),1 克朗=100哈莱士

1美元=23.94克朗(2005年4-6月汇率)

简史捷克为斯拉夫民族。 从17世纪初起捷克民族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达300年之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崩溃,捷才于1918年获独立,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捷克被纳粹德国占领,后被苏联红军解放,1960年捷通过新宪法,国名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9年实行联邦制,由享有平等地位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共和国组成。1990年大选后,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原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捷克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捷克现任总统是瓦茨拉夫.克劳斯。

自然捷森林丰富,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约1/3,主要树种有云松、冷杉、橡木和榉木等。主要矿藏有煤、铀、陶土、玻璃砂等,其中硬煤蕴藏量为65亿吨,居欧洲第五位。

经济情况捷克斯洛伐克于1991年开始由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一度严重衰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市场经济框架基本建成。1993年1月1日,捷克成为独立的共和国。自1994年起捷克经济开始逐步好转,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995年和1996年,经济转轨进一步深化,私有化已基本完成。经济立法不断健全和完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复苏。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1996年按1994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3,860亿克朗(约合5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51美元。1996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6.8%,捷外汇储备增加,至1996年底达161亿美元。1998年以前,捷失业率和通胀率保持较低水平,1996年失业率为3.5%,通胀率为8.8%。 1999年GDP同比增长1.2%,失业率增长到9,37%,通胀率减少到2,1%。 2001年捷经济增长率为2.6%。2002年外汇储备为244.75亿美元;外债为262.81亿美元;GDP同比增长1.5%,达698.68亿美元,人均GDP为6788.6美元;失业率为9.8%,通货膨胀率为1.8%。 2003年外汇储备为267.95亿美元;外债为348.61亿美元;GDP同比增长3.1%,达769.06亿美元,人均GDP为7538美元;失业率为10.3%,通货膨胀率为0.1%。

2004年经济增长4.4%,GDP1070亿美元,外债总额453亿美元,平均工资约合659美元。捷外汇储备为248亿美元,失业率为9.5%,通货膨胀率达到2.8%。

1994年至2003年捷外债发展变化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金额 106.94 165.49 208.45 213.52 240.47 226.13 213.72 223.74 262.81 348.61

从1995年10月1日起,捷克克朗实现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

1、工业。捷克工业产业结构是按大中型企业(100人以上的企业)的产值统计的。下面是各行业占整个工业中的比重:

能源性原料开占整个工业的6.2%,其他矿物原料开占0.3%,电、天然气和水的制造及输送占7.5%,加工工业占86%。钢铁和钢铁产品加工占19.04%,食品加工占17.58%,车辆制造占10.14%,机械和设备占8.78%,化学和制药占6.77%,煤炭、原油加工占6.14%,电器和光学仪器占5.85%,纺织品和服装工业占5.63%,造纸、印刷和出版业占5.40%,玻璃、陶瓷和建筑材料占5.32%,橡胶和塑料工业占2.89%,木材加工工业占1.73%,皮革加工占1.50%和其他未分类的加工工业产品占3.24%。捷克机械制造工业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据欧盟有关机构的研究,捷克机械制造工业的竞争力在欧洲排在前5位,在世界排在前15位。在各工业部门中,纺织业、航空、汽车、环保和食品加工工业更为突出。

2、旅游。捷克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有“中欧花园”之称。 捷克是个多山的内陆国家,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湖泊、鱼塘遍布全国各地。捷克的建筑式样风格独特,几乎囊括了欧洲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尤以哥特式建筑最为著名,全国各地都有依山傍水修建的各个时代的城堡,大多保存完好。首都布拉格有"金色布拉格"和"百塔之城"的称号。

2003年外国人入境旅游者达9400多万人次,旅游业外汇收入为35.5亿美元,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2%,对出口的贡献率为7.3%。

3.基础设施。 ①铁路运输:捷克的铁路运输能力很强,有铁道线9,430公里,其中7,402公里为单线,1,933公里为复线或多线,并有94公里的窄轨铁道。通行时速120公里的铁道线有620公里,2,743公里的铁道线已经电气化,占铁道线路总长的29.1%,电气化铁道适用于时速160公里的火车通行。②公路运输:捷克的公路系统包括高速公路414公里和其他道路的55.086公里,其 中包括一级公路6,159公里,二级公路14,273公里和公路34,35、公里。 ③航空运输:捷克的主要国际机场有布拉格卢津(RUZYNE)机场、布尔诺土拉尼(TURANY)机场、奥斯特拉发莫斯诺夫(MOSNOV)机场和卡罗维伐利(KARLOVYVARY)机场等。除此之外,捷克还有由不同机构运营的6个机场、58个用于国内公共运输的机场、5个非公用机场和15个用于救援的直升机机场。

居民生活习惯捷克人受教育程度和音乐素养普遍较高,有"每个捷克人都是乐师"的民谚,在对外交往中,讲究礼仪、穿着、身份对等;在公共场合讲究秩序,保持安静,尊重个人隐私;在饮食上属欧洲风格,肉类产品消费量大,喜饮啤酒,人均啤酒消费量居世界第一。

贸易政策

1.捷克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外贸的国有垄断, 放开外贸经营权, 取消进出口商品限制。根据捷克《贸易法典》只要在法院和工商局注册的企业,都有外贸经营权。

2.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亦自由化,进口关税较低, 对欧盟和与捷签署贸易协定国家提供最惠国待遇。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提供普惠制待遇,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零关税进口待遇,出口不征税。

只有对极少数产品(如武器,药品和药品等)实行非关税的进口限制,即许可证制度。对国家承担国际义务限制出口的商品(如纺织品,钢材等)要求出口许可证。

3.捷克积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化进程,并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与波、匈、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签署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在这些协定中,对成员国彼此间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都有更具体的规定。

4.捷克为了扭转过去过度依赖原经互会国家、特别是原苏联的状况, 积极与世界各地区发展经贸关系。捷贸易政策的中心是"面向世界,开展多样化贸易,重点在欧洲"。自经济转轨开始以来,捷克逐渐完成了贸易的地区结构的转变,即从东方市场转向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目前,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的贸易已在捷克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有极大份额,2003年向欧盟出口占捷克当年出口总额的69.8%,从欧盟国家进口则占到捷克当年进口总额的59%。

此外,经过多年的谈判和努力,捷克等十国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在对外经贸政策方面,将执行欧盟的共同贸易政策,并成为欧盟统一市场的一部分。

对外经贸关系1995年捷对外贸易额为370亿美元。 1998年以来捷外贸继续发展,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但逆差额进一步加大。1998年的外贸总额为17792.47亿克朗(约合508.4亿美元)。1999年的外贸总额为19275.94亿克朗(约合550.7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额为9288.65亿克朗(约合265.4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额为9987.29亿克朗(约合285.4亿美元),同比增长9.3%。 2000年,捷克外贸总额为23630亿克朗(约合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出口额为11211亿克朗(约合290亿美元),同比增长9%;进口额为12419亿克朗(约合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001年,捷克外贸总额为26537亿克朗(约合69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额为12681亿克朗(约合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额为13856亿克朗(约合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7%。2002年,捷克外贸总额为25805亿克朗(约合79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额为12548亿克朗(约合38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额为13257亿克朗(约合40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2003年,捷克外贸总额为28117亿克朗(约合99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额为13709亿克朗(约合4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额为14407亿克朗(约合5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在捷对外贸易中,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占重要地位。2003年从出口来看,捷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口额为369亿美元,占捷出口总额的75.7%,其中对欧盟的出口占捷总出口额的69.8%;捷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为14.2亿美元,占捷出口总额的2.8%。对包括独联体在内的欧洲经济转型国家的出口额为90.2亿美元,占捷出口总额的18.5%;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转型和国有经济国家的出口额为2.77亿美元,占捷出口总额的0.6%;从进口方面来看,来自经济发达国家的进口额为351.5亿美元,占捷进口总额的68.5%,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进口额为303.8亿美元,占捷进口总额的59%;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额为30.4亿美元,占捷进口总额的7.3%;来自包括独联体在内的欧洲经济转型国家的进口额为64.9亿美元,占捷进口总额的12.7%;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转型和国有经济国家的进口额为27.4亿美元,占捷进口总额的5.3%。

2004年,捷克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出口66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进口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在捷对外贸易中,捷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仍占主要地位。2004年1-12月,从出口来看,捷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占捷出口总额的91.6%,其中对欧盟25国的出口占85.9%;欧盟15国的出口占68.1%,捷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捷出口总额的3%。对包括独联体在内的欧洲经济转型国家的出口占捷出口总额的4.7%;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转型和国有经济国家的出口占捷出口总额的2.3%;从进口方面来看,来自经济发达国家的进口占捷进口总额的81.8%,其中来自欧盟25国家的进口占捷进口总额的71.8%;来自欧盟15国的进口占 58.7%;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占捷进口总额的6.3%;来自包括独联体在内的欧洲经济转型国家的进口占捷进口总额的6.4%;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转型和国有经济国家的进口占捷进口总额的4.9%。

2004年捷克前十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德国、斯洛伐克、波兰、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中国、俄罗斯。

捷进口商品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计算机、机械和交通设备、医药产品和器械、电话机、计算机和设备、通讯设备、铁矿石、家用电器等。

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和运输设备、钢材、玻璃制品、木材、轮胎、家具等。

1992年12月,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波兰的克拉科夫签署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1996年1月和19年7月分别吸收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为成员国。该协定旨在通过逐步降低关税税率。消除非关税壁垒,以促进缔约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最终在缔约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1991年12月16日,原捷联邦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和有关贸易问题的临时协定,该协定于1992年3月1日生效。

自1992年3月1日联系国协定生效起,欧盟对捷克70%的向欧盟出口的商品取消关税和配额,其余的30%在5~6年中放开,捷克对欧盟20%~25%的出口商品放开,其余的在5~9年中完成。

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捷克工业和贸易部负责捷克的对外贸易和工业,该部下设5个分部:条法、预算和管理分部,经济政策和企业经营分部,工业和建筑分部,能源、电力和冶金分部,对外经济关系和欧洲一体化分部, 每个分部由一位副部长负责。 5个分部下设35个司。

另外,工贸部下设捷克投资局(负责吸引外资)和捷克贸易局(负责促进出口)等事业单位。

进出口商品检验

1.出口。 不涉及出口配额或许可证的商品,可自由出口,无需经任何商检,只有当国外进口商要求捷克出口商出具有关产品商检证明时,则需办理出口商检手续。捷克负责出口检验并出具商检证明的主要机构是因斯佩克塔(INSPEKTA)股份有限公司。

因斯佩克塔公司主要负责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技术参数等方面的检验和对产品进行化学分析,出具技术报告等。在检验中主要使用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

2.进口。 捷克对商品的进口有严格的检验制度,有很多商品需事先经国家标准计量局的国家检验所对其样品进行定级、审核并出具商检合格证方可进入捷克市场。

需经检验所检验的商品大类有:

钢材、化工产品、五金、电工、阀门管件、家电、医疗设备、各种机械产品、电力设备、建筑材料、劳保产品、办公设备、玩具、粮油食品、土畜产品、烟草和药品等。

主要的商品检验所有:

电工产品检验所、机械产品检验所、农业和食品检验所、建筑技术检验所、国家农业、食品和森林机械检验所、国家药品检验所、化纤检验所、机动车辆检验所、音像录制检验所、纺织品检验所等。

3.捷克贸易检验局。 该局是国家机构,从属捷克工贸部,主要职能是在国内市场上对产品和服务及其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贸易检验局对不符合规定的商品或服务取罚款甚至取缔等惩罚措施。

产地证规定在捷克进行加工贸易,在捷克境内加工产品附加值需达到60%以上才可视为捷克产品,取得捷克的原产地证明,即"欧1格式"(EUR1)。

重要博览会和展览会捷克最大的展览会机构是布尔诺博览会和展览会股份公司,该公司每年在布尔诺展览中心举办数十次国际性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其中有影响和规模的是:国际机械博览会、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金融博览会、国际汽车展览会等等。我国曾多次参加机械和消费品博览会。此外,布拉格展览公司也是捷克比较著名的展览会机构。

有关机构的联系地址是:

1、布尔诺展览公司Bvv,a.s.(Brno Trade Fairs and Exhibition Co.,Ltd.)

V?sti?tě 1,64700 Brno, Czech Republic

Tel: 00420 541 151 111

Fax:00420 541 153 070

电子邮件: info@bvv.cz

网址: .bvv.cz

2、布拉格展览公司(INCHEBA PRAHA spol. s r. o.)

Areál V?sti?tě Praha, P. O. BOX 555

170 90 V?sti?tě Praha 7 - Hole?ovice

Tel: 00420 220 103 111

网址:://.incheba.cz/

投资环境捷非常重视吸引外资。1998年4月,捷克颁布了实施投资优惠政策。按照捷与欧盟谈判规定,入盟后,捷于1998年开始执行并不断完善的投资优惠政策仍可以保留。

捷简化企业注册的审批程序,根据和其它国家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保证企业利润和资本的自由汇出,克朗的自由兑换保证了企业的外汇平衡,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立法逐步健全。由于近几年捷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和捷出台一系列吸引外资措施,捷吸引外资额连续几年位于中东欧国家之首。

捷克为了更好地引进和管理外资,在工贸部内设置了由部长直接领导的捷克投资局。中央和地方除给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国民待遇"外,还在税收、土地、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和资助。

据捷克统计局资料,1993年-2004年捷克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09.87亿欧元,前十大投资国分别为:德国(30%),荷兰(15%),奥地利(10%),法国(9%),美国(7%),瑞士(6%),比利时(4%),英国(4%),日本(4%)和瑞典(1%);制造业主要投资产业为:机械设备业(59.52亿欧元),基础金属及金属产品(20.7亿欧元),精练油及化工业(20.51亿欧元),食品和烟草(16.31亿欧元)。非制造业主要投资产业为:金融业(80.48亿欧元),贸易、酒店和餐饮业(54.6亿美元),运输、储存和通讯业(50.03亿美元)和房地产以及商业活动产业(32.84亿美元)。

1.捷克的投资风险等级。 2002年,国际知名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按捷克本国货币将捷克的长期信用等级评为A+级,短期信用等级A1级。

2.投资保护。捷克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30多个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这些协定保证了外国在捷的投资不受到损害。并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3.外汇管理政策

捷克1995年制定了外汇法(1995年219号法令),同年10月 1日外汇法开始生效。

外汇法取消了一些在商品支付、货物支付和转账方面的限制。外汇交易涉及转账和支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捷国内外汇交易已经放开,捷货币在国内自由兑换。国内外法人和自然人可以将外汇自由汇入或汇出捷克,并用克朗自由兑换外汇,国外投资者可在捷境内自由投资,可以在克朗帐户或外汇帐户上存取款。2001年捷对外汇法进行了修订,除对国外自然人投资捷不动产有一定的限制外,新的外汇法取消了与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有关的监管。

在捷境内,只有取得长期居留许可的外国法人或自然人才可以从事外汇交易,外汇交易法保障其资本及利润汇出的安全性,并对外汇汇出和开立外汇账户无任何限制。

从事外汇交易、外币兑换或其他金融服务都必须要获得相应的许可证。在外汇管理方面,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机构,负责外汇管理,其中财政部管理国家机构、国家基金等,中央银行管理国内其他自然人和外国人。外汇交易许可证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央行在发放时一般主要审查申请人从事外汇交易的技术、人员和资金条件、相关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无犯罪情况、公司所有者的无犯罪情况等。许可证规定了经营范围、条件和持证人的有关责任等,不能超出经营范围,如买卖国外的有价证券等。同时中央银行也规定了法人可以从事的外汇交易种类,以及法人从事外汇交易的最低资本金。外汇法也规定,所有从事外汇交易、兑换业务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在捷国内银行开立存款保证金特殊账户,按照资本金的一定比例存入保证金。

目前,捷对于国外资本在捷境内自由流动的限制仅涉及一些特殊的领域,如民用航空和国有土地的私有化等方面,除此以外,合法的外资进入捷克和投资利润的汇出都没有限制,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投资保障法规的保护。

根据法律规定,随身携带总值超过9804美元的本外币现金、旅行支票以及能兑换成现金的其他金融支票出入捷海关时,需向海关申报或出示有关证明。

:外资企业可以向捷克银行或在捷克开立的外资银行的分行申请。

捷已于2004年5月加入欧盟,现捷预计捷将在2010年正式加入欧元区。

外商投资企业应交纳的税收在税收方面,捷克自1993年对税收进行了改革,实行增值税,统一所得税,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企业在税收方面不享受特殊的政策。对企业来说主要有以下税种:

1.增值税。捷克税法规定,凡一年内营业额超过100万克郎,企业须向税务部门注册为增值税纳税人。

2004年5月1日入盟后,增值税税率调整为5%和19%两档。其中只有少数商品和服务项目纳入5%的增值税范围,如农产品、食品、药品、书刊、报纸、取暖等。一些商品和服务项目增值税为19%,如餐馆、宾馆、旅游、贸易、中介服务、车辆和工具的维修和保养、电力、固体燃料、天然气、电信和理发行业等项目。捷克对出口商品免征增值税。

2.消费税。征收对象有5类,如碳氢燃料、碳氢润滑油、烈性酒、啤酒、葡萄酒和烟草制品等,消费税适用于捷克或进口的特别指明的商品,其纳税人在捷克生产或进口这些产品的法人或个人。消费税在单一环节征收,主要集中生产环节,一般为从量征收。最近几年,几乎所有消费税都不同程度提高了税率。

3.企业所得税。目前,捷克的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26%,2006年将进一步降至24%。企业经营所得及资产转移所得都应纳税。

4.个人所得税。分居民和非居民两类。居民纳税人包括具有永久居留权的个人或在一个日历年内在捷克境内居留时间超过183天的个人,需交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在捷克境内取得的收入纳税,按年收入的不同税率从15%~32%不等。

5.社会和医疗健康保险。雇员的社会和健康保险费为其工资的12.5%,雇主必须额外向捷克社会和健康保险机构交纳所有雇员工资的35%。其中包括健康保险,雇主支付9%,雇员支付4.5%;养老保险,雇主支付21.5%,雇员支付6.5%;失业险,雇主支付1.2%,雇员支付0.4%;疾病和其他保险,雇主支付3.3%,雇员支付1.1%。

注册公司的程序捷克法律允许外国人在捷依法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并与本国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外国人可以建立独资、合资企业,也可加入现有的捷克企业。对于外国投资没有上限规定。

捷克商业法典规定在捷从事贸易经营等活动,可以取几种方式:

有限责任公司(捷文缩写为s.r.o,下同)、股份公司(a.s)、合营公司(v.o.s)、两合公司(k.s)、设立分公司或代表处。用最多的方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要求最低注册资本为20万克朗,股份公司为200万克朗。

在捷申办合资企业或公司的外国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在捷克设立公司的法人、负责人或董事会成员必须取得在捷长期居留许可;2、年满18周岁;3、无犯罪证明;4、法人或代表需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捷语水平。

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1.选址和确立公司名称。选定办公地址、确立公司名称和公司类型。

2.准备文件。用捷克文起草申办公司所需的各种文件, 如:申请书、公司章程、合作协议等。内容包括公司的名称、地点、法人或法人代表、注册资本、资信证明、经营范围、公司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等。

3.文件及护照公证。上述文件经公司所有发起人签字后,送交办公地点所在地的公证处公证。同时还要将护照进行公证。

4.开设银行帐户,存入注册资本。在开立银行帐户时,需向银行出示全套设立公司的申办文件,存入注册资本金。银行在收到存款后,出具有关资金到帐的证明。

5.工商登记注册。将上述所有文件送交办公所在地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

6.法院商业登记。根据现行捷克商业法典规定,所有捷克境内企业都须办理商业登记。商业登记簿为一份公开名册,由地方商事法院保管。企业须向地方商事法院提出申请,将公司列入公开名册中,该申请书须经所有合伙人签名并公证,并随同有关文件(详见附后“所需文件清单”)一起递交地方商事法院。商事法院将在一定时间内出具一份商业登记文件给申请公司。

所需文件清单如下:

(1)工商营业执照;

(2)申请成立公司文件;

(3)注册资本的银行收讫证明;

(4)办公场所的房租合约;

(5)地方主管机构对该公司所在地的核准文件;

(6)外国籍企业负责人(法人、法人代表、董事会成员)在捷居留许可;

(7)其它地方商事法院要求的文件。

7.启动银行帐号。向行提供有关法院商业登记文件,公司授权人启动帐户, 并向银行提供签字模式。

8.办理税务登记。自公司注册之日起30天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纳税登记。

申办赴捷签证自2001年6月1日起,中国所有类型护照均需办理签证。办理地点如下:

捷克驻中国大使馆领事部:

北京市建国内外日坛路

Tel:0086 10 6532 6902 Fax:0086 10 6532 5653

捷克驻上海总领事馆:

上海市淮海中路1375号启华大厦

Tel:0086 21 6471 2420

办理赴捷签证需提供以下文件:

1.签证申请书(在办理地点领取);

2. 本人有效护照附二寸彩照两张;

3.邀请信,捷克外事警察局颁发的标准邀请信;

4.护照、绿卡或居民的复印件;

5. 如邀请人是在捷开办公司的外籍公民,则需要:公司注册文件,护照和绿卡的复印件,并经当地公证处公证。如邀请人是捷克公民,则需提供公司的注册文件(即营业执照)或个人的复印件,并经公证处公证;

6.经过确认的往返国际旅票(即OK票)。

从申请到领取90天以内短期签证的法定时间为30天,90天以上签证为60天。

在捷办理投资居留证(即绿卡)向捷有关外事警察局申请办理长期居留证,需提供以下文件:

1.长期居留申请表;

2. 本人有效护照及二寸彩照三张;

3.申请成立公司的文件;

4.法院的"贸易索引抄件"(或称法院商业登记文件);

5.在捷住所文件;

6.无犯罪证明及出生证复印件;

7.资金证明(包括生活证明);

以上文件需经公证处公证。

驻捷克使馆经商参处

二OO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投资什么最升值?

全世界煤层气丰富。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全世界煤层气量达263.8×1012m3,主要分布在12个国家(表2-1)。目前,全世界每年因煤向大气释放的煤层气达到353×108~587×108m3,既是能源的极大浪费,又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煤矿煤层气释放量最大,其煤层气开发潜力也最大。

表2-1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层气和释放量表

以前由于各国把煤层气看作是一种煤矿开中的有害气体,大多进行井下抽放,利用较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首先取得了煤层气地面开的成功。世界各国逐渐开始重视煤层气,把其看作是一种宝贵的。

2009年美国的煤层气产量地面开已达542.0×108m3,加拿大为60.0×108m3,澳大利亚为47.7×108m3,中国为10.5×108m3。英国、德国和波兰等国家在煤矿区的煤层气开发和废弃矿井煤层气的商业开发和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功。

一、国外煤层气井下抽利用情况

(一)国外煤层气井下抽利用简况

据不完全统计(表2-2),全世界有17个主要产煤国家,约有623个矿井在井下抽煤层气,2006年抽总量为73.53×108m3。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和波兰的矿井下抽量分别为30.00×108m3/a、7.40×108m3/a、6.00×108m3/a、6.00×108m3/a和2.13×108m3/a。许多国家的矿井在回收和利用煤层气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并开展了许多煤层气开发和利用项目。

表2-2 国外主要煤国家煤矿瓦斯抽利用情况表

(二)国外煤层气井下抽技术简况

当用通风方法不能使回工作面涌出的瓦斯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时,就必须预先抽瓦斯。在许多国家,瓦斯预抽已经成为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防止突出的一项主要措施。

回工作面瓦斯防治措施有区域性措施和局部性措施两种。前苏联、波兰、德国、英国等国家用的区域性措施主要有:瓦斯抽、开保护层、煤层大面积注水等;局部性措施主要有:松动爆破、超前钻孔、水力冲孔、卸压槽等。

二、国外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情况

(一)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简况

美国是世界上开煤层气最早和最成功的国家。美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估计量为21.19×1012m3,占世界第三位(图2-1)。美国现有14个主要的含煤盆地,1200m埋深以浅的煤层气量为11.00×1012m3。美国煤层气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落基山脉中-新生代含煤盆地,在这一地区集中了美国85%的煤层气,其余15%分布在东部阿巴拉契亚和中部石炭纪含煤盆地中。目前,落基山脉中的新生代含煤盆地群不仅是美国煤层气最为富集的地区,而且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最为活跃的地区。

美国煤层气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发展则是在80年代之后。已形成煤层气生产规模的有圣胡安、黑勇士两个早期开发盆地和粉河、尤因塔、拉顿、皮申斯、大格林河、切诺基、阿科马和阿巴拉契亚等新盆地。1980年美国煤层气生产能力尚不足1×108m3,1990年钻井增加到2982口,产量上升到100×108m3,1993~1994年稳定在200×108m3以上,2001年产量达到480×108m3,2008年煤层气生产井约3万口,产量超过557×108m3(图2-2)。

圣胡安、黑勇士盆地保持高产稳产,但产量比重下降;1995年占全美煤层气产量的94%,2000年占76%。新区(粉河、拉顿、尤因塔等)发展迅速,产量比重上升,1995年占全美2%,到2000年占19%。粉河盆地低煤阶洞穴完井技术,2006年产量140×108m3,占全美26%;中阿巴拉契亚高煤阶定向羽状水平井技术,2006年产量20×108m3,约占全美4%。

图2-1 美国的主要含煤盆地及其开发盆地示意图

图2-2 美国煤层气1989?2008年年产量历年变化图

美国大规模开发煤层气的成功经验如下:

1.能源需求、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是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动因

美国陆上有14个主要的含煤盆地,煤层气量大约为21.9×1012m3。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对外国能源进口的依赖性,美国于1980年出台了《能源意外获利法》,旨在对没有价格控制的石油市场造成的原油意外获利进行征税,并把税收收入用于建立能源信托基金,为非常规能源项目提供资金,鼓励非常规新能源的开发。

当时美国天然气需求量很大,每年需要从国外引进天然气600×108~800×108m3。美国是煤炭大国,每年因煤向大气排放大量甲烷气,不仅污染大气,而且耗费劳动力和资金,因此美国联邦和地方对环保要求愈来愈严,并促使企业经营者减排降污。可见,能源需求、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成为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2.制定优于常规天然气的经济扶持政策,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是美国鼓励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出发点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众、参两院举行听、证会,充分探讨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有关问题,并通过《能源意外获利法》的第29条非常规能源开发税收补贴政策,使煤层气成为鼓励和支持的主要清洁气体能源。考虑到煤层气开发初期具有产量低、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无法与常规石油、天然气开发进行竞争,美国扶持煤层气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煤层气从开发成本、销售价格等方面可与常规天然气竞争为出发点决定税收补贴的程度;同时,补贴政策要有一个相当长的适用期,以培植煤层气产业的成熟。第29条税收补贴政策是用单位产量的所得税补贴值形式表示的,补贴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通货膨胀系数的变化而调整。

3.健全的法律为美国煤层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立法是煤层气生产的关键和保证,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煤层气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煤层气投资者的积极性,最终促进煤层气产量的提高。美国联邦和州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管理作用主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1983年,亚拉巴马颁布了煤层气产业法规,是最早颁布煤层气产业法规的州;1990年,弗吉尼亚颁布了煤层气法规;1994年,西弗吉尼亚也颁布了煤层气法规。亚拉巴马州和弗吉尼亚州在颁布煤层气法规后,煤层气产量大幅度上升,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说明了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的宏观管理和相应的法规支持。

(二)澳大利亚煤层气勘探开发简况

澳大利亚是继美国之后另一个积极进行煤层气开发的国家。因其主要城市和工业区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目前的煤层气业务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展,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澳大利亚煤炭可储量为399×108t,平均甲烷含量为0.8~16.8m3/t,煤层埋深普遍小于1000m,渗透率多分布在1~10mD,煤层气量为8×1012~14×1012m3,列世界第四位。

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工作始于16年,1998年的产量只有0.56×108m3,2008年煤层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5%,约为36×108m3,煤矿瓦斯抽达到6×108m3,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样,正处在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促使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利用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澳大利亚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降低碳排放量是澳大利亚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洁净能源、培育市场发育的原动力;煤炭工业供过于求,竞争加剧,而天然气及其加工业的政策逐步宽松;澳大利亚东海岸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发电业和加工业等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迅猛增加,天然气供需缺口大。

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宽松和优惠。19年,昆士兰州对煤层气的开发与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与措施,主要包括:煤层气的开权受《1989年的矿产法》和《1923年的石油法》保护;煤层气的产权管理保持与石油完全一致;现有的石油和煤炭租赁区内以及租赁申请中都将授权进行煤层气的开权;在租赁申请方面,煤层气和煤炭开将享有同等的优先进入权;在矿权审批时,将以垂向上的深度划分矿权,以避免地表矿权申请的冲突;当煤层气作为煤矿开的副产品并用于煤矿当地的发电时,将免缴矿区使用费;煤炭与煤层气在地面允许同时作业,但应尽量避免相互间的潜在影响。

(三)加拿大煤层气勘探开发简况

加拿大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西部盆地从事煤层气勘探,90年代后由加拿大沉积和地质研究所组织对全国煤层气进行评价,同时一些公司在西部盆地及东部新斯科舍省部署了一批井,进行勘探和开试验,近几年发展很快。据统计,加拿大17个盆地和含煤区煤层气量6×1012~76×1012m3,其中艾伯塔省是加拿大最主要的煤层气基地。

加拿大煤层气开发的起步时间基本与中国相当。1980~2001年,加拿大仅有250口煤层气井,生产井70口,其中4口单井达到2000~3000m3/d。之后,一些石油和能源公司开始加大对煤层气勘探和开发试验活动的投入,煤层气开发迅猛发展,仅2002~2003年,就增加1000口左右的煤层气生产井,使煤层气年产量达到5.1×108m3,煤层气生产井的单井日产量2830m3。截至2009年底共有煤层气生产井超过1万口,煤层气年产量达到60×108m3。

艾伯塔平原地区的煤层气量11.67×1012m3,丘陵地区约为3.7×1012m3。盆地东部煤变质程度低;盆地最西部由于埋藏深度增大,煤变质程度最大,镜煤反射率达到2.0%。

艾伯塔省煤层气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阔的西部平原分布着巨大而连续的煤层,形成了经济规模的煤层气,发现了马蹄谷组煤层气高产走廊。

(2)使用先进的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工程费用相对较低,还直接利用已有的天然气井重新完井,对原有的测井曲线重新评价,并且储层中没有水,这些均促成了成本的降低。

(3)紧邻完善的集输系统和压缩系统,具有良好的下游工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部门的有力保障。

三、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运作模式

国外煤层气区块由开始到商业生产,共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寻找区块阶段、定义阶段、勘探阶段、制订阶段、发展阶段和商业生产阶段。

寻找区块阶段主要是公司对煤层气开发有意向,着手寻求投资目标。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有煤层气商业开发潜力的区块进行筛分,确定一批可能具有商业利益的区块。

定义阶段主要是针对上一阶段筛选出来的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区块进行收集资料,进一步评价其风险与收益,并提供数据给决策者,从中选出最大的一个或多个区块进行投标。

勘探阶段主要是对投标后所取得的区块进行具体的勘探。首先对区块进行评价,优选出煤层气勘探有利目标区,进行布井。在这一阶段一般要打一些勘探井。根据勘探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决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如果评价后具有开发价值,可以继续向下进行。

制订阶段主要是根据勘探阶段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果勘探失败则放弃区块。如果获得了一定的工业气流,则制订初步的开发方案。根据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确定是否确定商业开发或将区块出售。如果评价后,经济效益较大,则根据公司状况,确定进行下一阶段。

发展阶段主要是在上一步确定开发后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开发方案的设计,确定开发井的布井方案、煤层气的集输设施和下游工程。

商业生产阶段主要是继续打一些开发井,对煤层气井的开发进行制度管理,对气井进行增产等。

四、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对中国的启示

以美国为代表的几个国家经过20多年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首先是全面系统地对煤层气成藏机理和开发特点进行研究,加深了对煤层气的认识,并且发展了一系列勘探开发新技术。另外,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煤层气勘探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重视选区评价研究工作

煤层气勘探要取得突破,前提是选区要准。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地下煤层含气是普遍的,但富集程度和开条件是不均一的。美国已在十几个盆地进行煤层气勘探,效果好的主要有圣胡安、黑勇士、阿巴拉契亚、拉顿、尤因塔、粉河等几个盆地,并且每个盆地均打了几百口井才认识到煤层气高产富集控制因素,才选准了目标。美国正是以坚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含煤盆地进行综合地质评价后选出适合开的盆地,再优选目标,即确定最佳远景区,在远景区内圈定煤层气潜力最好的生产试验区。一般是在低位沼泽环境条件下由木本植物形成的厚度大、分布稳定、产状平缓的镜煤与亮煤区中,找含气量大、裂缝发育、渗透性好的大型线性构造的最大曲率部位优先勘探。煤层厚度、含气量和渗透率是煤层气选区中最为重要的评价参数,要对它们做出可靠的评价,必须准确确定含煤盆地沉积相带特征,圈出盆地沉积中心及煤层厚度分布,弄清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沉积后的构造演化和封盖条件。煤阶也是煤层气选区评价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中煤阶区无疑是煤层气勘探最好的地区,但煤层巨厚的低煤阶区和构造裂隙发育的高煤阶区同样能够形成煤层气工业性产能。

(二)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快勘探步伐

煤层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气藏类型,其勘探开发技术在很多方面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美国经过20多年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已经形成了配套的工艺技术,为其煤层气勘探开发总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煤层气勘探技术经过近10年的技术应用与改进,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煤层气钻井完井、压裂测试和排技术等方面初步形成了配套的工艺技术系列,但在浅层空气钻井、沿煤层水平井钻井、高压高渗区裸眼洞穴完井、造长缝压裂技术和其他增产措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仍有很大差距。选择适宜的地质条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单井产气量,是中国煤层气勘探取得新突破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讲,中、低煤阶煤层渗透率大于5mD,用裸眼洞穴完井技术开发效果最佳;中、高煤阶煤层稳定性好,用多分支水平井开发效果最佳;中煤阶中渗区用水力压裂增产技术;中、低煤阶高角度煤层可沿煤层钻进1000m,单井产量明显增高;对于低煤阶高渗区的多煤层,用油管冲刷非常有效。

(三)煤层气勘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国外煤层气开发的成功经验证实,煤层气勘探开发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勘探费用低,获利大,风险小

煤层气勘探比常规油气勘探耗资低。1987年美国一口抽样煤层气井的勘探费用只占开总成本的0.6%。这是由于探区内煤层的有关资料已经掌握,并且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比常规油气勘探低。美国黑勇士盆地Brookwood气田煤层气勘探结果为,勘探费用1000万美元获得10亿万美元的煤层气储量,平均每产1000m3煤层气可获利89美元,年纯利润820万美元。由于勘探费用低,因而勘探失利造成的风险也不会太大。

2.生产成本低,生产期长

由于煤层气埋藏浅,并且产气量稳定,因此煤层气生产成本较低。美国黑勇士盆地和圣胡安盆地每口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生产平均费用分别为32万~38万美元和62万~72万美元,煤层气成本4美分/m3。中国沁水盆地晋城地区投入开发,预计每口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生产平均费用为人民币230万元,煤层气成本也仅为0.25元/m3。

煤层气井的生产期已经超过了人们预期的寿命。圣胡安盆地一般产量的井和黑勇士盆地高产量的井,生产寿命长达25年以上。在煤层气井排过程中,经初期排水后产气量大幅度增加,并且产量增加常常持续十几年以上,之后才出现缓慢的下降。

3.煤层气井经济效益好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达到工业性开发的煤层气井产气量一般在2000~8000m3/d,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井还可形成较高产能。如美国圣胡安盆地单井最高产气量达28×104m3/d,单井平均产气量为56000m3/d;尤因塔盆地单井平均产气量接近20000m3/d。并且,由于煤层通常比常规储层连续性好,厚度大,气产量稳定,也易于预测。因此,煤层气井中极少出现不产气的井(干井)。同时,煤层气井的开发还具有甲烷收率高(50%~80%)和开范围大的特点。因此,煤层气井一般都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按美国的经验,从回收期、贴现净现值及所需的最低煤层气价3个方面进行测算,相当一部分煤层气井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普通气井的经济效益。因此,尽管美国现在煤层气井不再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仍有尤因塔、粉河、拉顿、阿巴拉契亚等盆地煤层气开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产气量呈逐年上升之势。

机建燃油费什么时候开始下降,下降后怎么算的呢?

现如今股市行情处于熊市,可以考虑投资原油

原油在国际上属于相等成熟的市场投资标的,市场对付原油的庞大需求量与供应量使得原油价值颠簸较大,并且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相关,从而培育了原油的国际投资热度。

一、起首原油投资相对付其拥有机动的买卖营业模式,很高的资金操作服从;

最为中国投资者认识成本市场买卖营业品种无疑是股票,针对海内的股市,人们不禁有一种弃之痛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情怀,A股从2009年开始就一向处在熊市的轨道中,团结a股特有的单边买卖营业模式,让投资者的入场参加机遇少之又少,并且也加大了投资风险,而然原油投资的双向买卖营业模式的上风就很好的浮现出来;原油投资相对付股票来说最大的上风莫过于资金操作服从,原油投资都是回收担保金买卖营业,相对付股票的全额买卖营业来说,很好的进步了资金的操作服从;中国股市特有的T+1买卖营业机制,使得股票操纵难度很大,及其不机动,原油投资的T+0买卖营业机制,便于随时掌握行情和规避风险,操纵机动性很强。

二、其次相对付期货其拥有完美的市场机制,机动的买卖营业时刻;

与原油投资相干联很大的期货投资的比拟,海内期货投资品种首要齐集于农产物与家产质料的期货合约,农产物投资受季候性影响较大,且买卖营业持续性不敷,然而原油属于国际能源买卖营业品种,买卖营业活泼,持续性强;且海内期货投资主力哄骗严峻,轻易呈现单个庄家控盘的恶劣排场,然而原油投资的国际庞大供求量,基础没有云云资金气力的团体节制,以是原油投资的市场走势较为公道且易于掌握;期货买卖营业时刻首要齐集于白日的事变时刻,原油投资的交投首要齐集于西欧国度,以是其买卖营业活泼时刻段首要齐集于晚上8到11点,很好的错开了上班时刻,便于专注看盘操纵。

三、再次相对付贵金属有着不行更换的套期保值的投资需求;

通过与海内近几年投资热度较高的贵金属举办较量,原油与贵金属作为投资标的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对付国际大势、美国经济情形与欧洲债务危急等国际根基面的价值回响根基上都是同向的。可是从二者的根基属性可以核办一二,贵金属的实际用途首要用于细软工艺、医疗东西与蕴藏等,相对付原油,市场对贵金属现货的需求不高,但原油作为家产质料普及用于各项家产出产加工,有着国度计谋职位,其现货市场需求强于白银,从而投资者对付现货与期货相团结的套期保值需求较大,很好的浮现出了原油相对付白银的一大上风——套期保值,期现团结。

四、最后相对付房地产有着较大的投资赢利空间,较低的门槛,较快的投资接纳周期。

将原油投资与前几年投资收益最大的房地产行业比拟,房地产行业在2006年开始了一波极佳的投资行情,然而对付现今当局的各类限购其市场投资热度有所镌汰,并且个中存在的泡沫较大,隐藏着必然的风险,其次是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门槛较高,不是一样平常散户投资者所能参与的,房地产投资的接纳周期较长,资金回笼较慢。然而原油的价值颠簸较大,共同其双向买卖营业模式,个中投资机遇更多,且操作担保金买卖营业,门槛较低,满意了中小投资的投资需求,投资回报周期较短。

综上所述,原油投资的上风较为明明,首要表此刻相对付股票其拥有机动的买卖营业模式,很高的资金操作服从;相对付期货其拥有完美的市场机制,机动的买卖营业时刻;相对付贵金属有着不行更换的套期保值的投资需求;相对付房地产有着较大的投资赢利空间,较低的门槛,较快的投资接纳周期。

为何突然大力调控猪价?原因找到了!猪价要降了?

从25日起,旅客不再多掏110元航空燃油附加费了!昨天,国家发改委、民航局下发公告,航空燃油附加费将大幅下调,800公里以上航线从150元下调至40元,800公里以下航线从80元下调至20元。业界人士称,这意味着,航空燃油附加费回到3年前刚征收该费用时的价格。

重庆到北京等地可省110元

2008-12-19,国家发展改革委、民用航空局传出消息,决定相应降低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标准。其中,800公里(含)以上航线由每位旅客150元降低到40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80元降低到20元。自2008年12月25日起执行,以出票时间为准。

重庆始发航班中,800公里以上的城市有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沈阳等大部分城市,到以上城市的旅客可以节省最多110元。而800公里以下的城市仅有成都、桂林、昆明、贵阳等少量航线,旅客可以节省60元。

航油降幅创历史新高

“此次航油下调幅度是历年之最。”昨天,中航油重庆分公司人士介绍,受国际原油价格猛跌的影响,国内航油终于应声而降,从此前每吨8220元降至现在5820元/吨,每吨下降2400元。

据了解,自7月中旬攀上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交易纪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了75%。但国内航油一直没有下调风声。不过,从本月18日开始,国内航油终于下调,此次航油的降幅创下历年降幅之最。据了解,之前航油降幅最大也在1000元左右。

3折以下机票将减少

燃油附加费少了,坐飞机便宜了!对此,航空界人士有不同看法。据航空公司营业部负责人讲,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大幅下降,航班上座率偏低。前段时间,为了吸引客源,各家航空公司加大了机票打折幅度,最低的机票至1折左右。

“机票价格的确低了,但还是无法留住旅客。”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民营航空公司。甚至招架不住的民营航空只好宣布“关门”,如此前的奥凯航空公司。

此番燃油附加费下调,旅客就真能占到最大的便宜?航空公司人士坦言,届时,航空公司会更多考虑到自己的生计问题,3折以下的机票不会太多。同时,春节临近,机票价格可能有小涨趋势。

降低国内航线旅客

运输燃油附加标准

按成人普通票价10%计价的婴儿继续免收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享受按成人普通票价50%计价优惠待遇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及儿童(含无成人陪伴儿童),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继续实行减半收取,即800公里(含)以上航线收取20元,800公里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

提前购机票不能退费

本报讯由于发改委已明确“新标准以出票时间为准”,此前已购买25日之后的机票将不能退回燃油附加费。

昨日,携程网工作人员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没有收到可以退费的通知。

据《新京报》

航空公司明年净利润大减

本报讯中信证券分析师马晓立昨天分析,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消息对航空股的打击非常大。航油价格每吨下调2400元的利好几乎被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下调全部对冲掉,执行20/40元的燃油附加费后,航空公司2009年净利润减少,国航将减少21亿元,南航将减少41亿元,东航将减少22亿元,上航将减少6.9亿元。

据《京华时报》

降价第一天车主不抢油

本报讯(记者 廖洁)“今天来加油的人也没比以前多多少。”昨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市内蚂蟥梁、 袁家岗等地的几家加油站,均被告知,虽然成品油零售价下调,但并没有出现车主加油“打拥堂”的情况。

“我认为油价短期内肯定不会上涨,所以没有‘囤油’的必要。”我市车主李**这样解释了不去“抢油”的原因。

每年可省160亿燃油费

本报讯 “去年乘坐国内航线航班的民航乘客是1.68亿人次,”民航专家测算说,乘坐国内航线的民航乘客将省下约160亿元。

同时,从昨天零时起,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下调2400元至5050元。据了解,中航油每年的航油销售量大约在1200万吨左右,如果按此计算,使用航油的航空公司和相关企业每年将节省用油成本288亿元!

据《广州日报》

航空燃油附加费回顾

开征:2000年~2003年我国开始对国际和国内航线都征收燃油附加费,费用约占机票全价的10%~25%。

取消:2004年,民航总局颁布机票价格改革方案,规定航空公司可以将机票基准价上浮25%,同时取消燃油附加费。

复征:2005年8月起,燃油附加费复征,800公里以下20元,800公里以上40元。并规定2005年12月31日前停收。

延期:2005年12月,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再次批准航空公司申请,允许征收燃油附加费的期限延至2006年的3月31日。

涨价:去年4月10日,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提高50%,800公里以下的从20元提高至30元;800公里以上的从40元提高至60元。

再涨:去年9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提高幅度为30至40元。

又涨:今年7月1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从100元提高至150元、800公里以下从50元提高至80元。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近期议论最多的就要数猪价了,继国家发改委两天之内3次释放稳猪价信号后,猪市迎来一阵波动。

要知道今年以来,为了提振猪市,国家一共启动了13轮收储工作,而就在收储刚刚停止不久后,又释放出投放储备肉的信号,原因就是猪价涨太快了。

而对于猪价上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猪周期的“拐点”反弹,而另一种则认为,更多有资本炒作之嫌。

1、猪周期“拐点”来了?

从母猪补栏到猪肉供应大约要经历18个月,因此一轮猪周期大约要经历3-4年的时间。

而每轮猪周期要经历几个阶段,即生猪价格从底部开始上涨到养殖行业利润超过平均利润率,再到存栏量增加、供给增加,然后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最后逐步淘汰部分养殖户,存栏减少,供给减少,直至价格逐渐反弹。

自2006年以来,总共经历了4轮猪周期,而无论从时间还是趋势来看,本轮猪周期都十分接近“拐点”。

一方面是产能已回归至常态,供给已趋于平衡;另一方面是猪价在去年9月以及今年3月时触底,符合猪周期走势曲线中常说的“W底”,因此后续猪市迎来“拐点”的概率较高。

但显然,近期猪价的异常猛涨并不符合“拐点论”,因为猪价的涨幅有些失控。

在短短2周内的涨幅就超过了40%,与3月份的低点相比涨幅更是达到了90%。

2、猪价猛涨影响了啥?

如此疯狂上涨显然是非理性的,

首先,从供需层面来看也不支撑这样的大涨。

供给方面,产能虽然全面去化,但是仍然处于高位,再加上近期二次育肥意愿增加,总体并不缺猪。

需求方面现在是消费淡季,消费低迷;另一方面,疫情使很多家庭收入下滑,抑制了部分消费力。

所以供需基本面并不支撑猪价大涨。

其次,整体经济形势也难支撑猪价上涨。

生猪另一端对应的就是猪肉,猪肉对民生消费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虽然近些年猪肉消费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市场规模每年约有3万亿之多,在CPI中的占比达到了2%。

而CPI通常被看作是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一般当CPI超过3%时就要警惕通胀了。

在历年CPI的走势中,猪肉都有较大影响。

例如2008年猪肉价格创下新高,当时的CPI也达到了5.9%;2020年,人们抱怨天价猪肉时,我们的CPI也超过了5%。

我们今年的CPI任务是多少呢?是3%。

而影响CPI的重要因素中,除了猪肉另一个就是石油。

但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缺气少油的国家,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因此国际油价变动对国内影响很大。

但相比石油,我们的猪肉市场是相对可控的。

当前油价高涨,那么调控猪肉价格就成了势在必然,稳定猪价也就成了大势所趋。

3、后续猪价咋走?

这时又有人要担心了,那这么一来,是不是猪价又要降了?

其实后续来看,猪价大涨大跌的几率都不大。

一是供需基本面在那摆着,再加上政策端的大力调控,猪价要大涨挺难的。

虽然6月份势头比较猛,但突然来了这么个急刹车,市场肯定要变动。

二是猪价想大跌也没那么容易。

毕竟国家调控猪价是为了避免猪价过快上涨,而并非是让猪价大跌。

而玉米、豆粕价格相比往年仍处于高位,因此养殖成本也水涨船高。

政策的大原则是保供稳价,因此后续来看,猪价大涨大跌几率均不大,更多的是震荡上行。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